新莆京·游戏大厅(澳门)官方网站入口-Mobile App Store

全面提升供水品质 不断增加百姓福祉 南京:砥砺前行,构建现代化供水格局

发布日期:2018-10-19 浏览次数:969

    水是生命之源。近年来,南京市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品质,构建现代化大供水格局,科学治水,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并努力实现由“合格水”向“优质水”的转变。

  截至目前,南京市有区级以上城市公共供水企业6家、水厂13座,供水管网总长度约1.18万公里,总供水能力395万吨/日,服务人口约800万。

  据南京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8月水质抽查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水质项次合格率为100\%;城市公共供水8月份对16家水厂(公司)管网水质月检监测结果,合格率为100\%。

  供水水质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秋天,阳光下的南京长江夹江风平浪静,宛如一个静静安睡的湖。

  站在南京北河口水厂远眺,南京长江大桥若隐若现。作为南京主城区主要供水水厂,这里每天平均供水近100万吨,承担着主城区60\%以上的饮用水供水任务。由于实施了水源地保护,这里已经不再通航,加上河道弯曲,水流明显变缓,水也清澈了很多。

  “从一定意义上说,夹江因为是流动的,本身又有自洁功能,其原水品质常年处于地表Ⅱ类水水平,而且很多指标优于Ⅱ类,远远好于很多地方的湖泊水质。”南京水务集团北河口水厂副厂长祖振权介绍说。除了24小时在线监测之外,水厂每天进行15个项目的日检,包括浊度、PH值、氨氮、COD和细菌总数等,而且原水和出厂水都要检测,月检则在常规42项的基础上主动增加了3项,达到45项。从具体水质指标来看,浊度的国家标准为不高于1NTU,这里水厂基本上全年稳定在0.1NTU;COD国家标准是不能超过4mg/L,这里是1mg/L;氨氮的国家上限标准是0.5mg/L,这里则是小于0.02mg/L。“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我们的水质是非常优秀的,可以说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北河口水厂是南京十几家水厂之一。为了保证水质,从2007年起,南京市就实行了严格的监测、检验标准,逐步建立起企业自检和政府监测相结合、实验室检验和在线监测相结合、常规检测和应急检测相结合的供水检测体系,全面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全检测标准,对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备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及二次供水水质,按月、季、年定期组织水质监测督查,实现42项水质监测“一厂一点”全覆盖,供水水质常年保持优良水平。

  据南京市水务局供节水管理处处长金勇军介绍,负责全市生活饮用水供应的6家水务集团,其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都实行严格的三级监测,其中南京水务集团、江宁水务集团出厂水平均浊度控制在0.2NTU以下,远优于国标规定的1NTU的合格线。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对供水企业进行水质随机检测抽查,近年来年均检测样品都在1万项次左右,合格率达到99.9\%以上。仅2016年、2017年,全市就开展了水质检测合计27277项次,其中管网水检测2868项次,合格率99.93\%;管网末梢水5775项次,合格率99.93\%;出厂水检测9954项次,合格率99.98\%;二次供水8680项次,合格率为99.66\%。检查结果在网站、供节水微博(全国水务系统十大微博之首)等网络媒体公示,公示频次和项目在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此外,南京水务部门还在主城区、新五区重点单位、小区、增压站布置了17个点34台水质实时检测设备,覆盖全市区域和重点水厂,数据全部接入城市供水水质监管系统。

  “不合格的水不出厂,不达标的水不进管网,保证老百姓吃上干净水、喝上放心水。”南京市水务局局长张孝科的这句话掷地有声。这句话,承载着南京水务人员的责任和担当,它既是承诺,也是水务人的工作原则。

  吃水不忘挖井人,当你打开水龙头的那一刻,你可曾想过,每一滴水都经过“长途跋涉”而来。而这背后,离不开南京数以千计水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

  9月24日,正值中秋,晚上8点,一轮圆月当空,万家团圆。此时的南京北河口水厂,工人周健正在巡视机房,他已经不止一次在中秋节值班了。他说,一会儿巡视结束会给家人打个电话,也算是过了中秋。而他,只是南京无数水务工作人员中的普通一员。为保证城乡供水安全优质,南京水务人在一线默默坚守着,岗位虽然普通,但使命神圣,责任重于泰山。

  深度处理加快步伐,把更好喝的水送到千家万户

  在南京水务工作者的眼里,城市供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更好喝的水送到千家万户,成为供水部门多年来的孜孜追求。

  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南京市已经确定,到2020年,全市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将实现全覆盖目标,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实现优质供水。在深度处理工艺上,根据长江水源水质特点和现有水厂条件,目前主要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经过深度处理之后,自来水的色度、嗅和味等感官指标明显提高,水变得更清、口感更好。

  截至目前,南京市每天经过深度处理的水已达95万吨,其中,北河口水厂一期为30万吨,江宁滨江水厂45万吨,而新建的龙潭水厂一期20万吨全部经过深度处理。 此外,南京水务部门还积极指导帮助供水企业全力推进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目前,城南水厂、江浦水厂已全面开工建设,城北水厂、上元门水厂、北河口水厂二期60万吨、江宁滨江水厂、远古水厂等计划年底实施建设。

  “全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已经全面展开,正在加快改造步伐。下一步将加强对接和协调,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期,尽早实现全覆盖,从而变‘深度’处理为‘常规’处理,让更多市民尽早喝到口感更好的优质水。”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孙宝光说。

  二次供水改造形成“南京模式”,住建部提出广泛推广

  水质优劣,最终的话语权在普通百姓,换句话说,自来水口感的好坏取决于末梢水的质量,由用户家里的水龙头说了算。出厂水质量再好,如果管网或者供水末梢发生问题,就谈不上什么供水安全,更不用说让百姓喝上优质水。

  2015年,按照住建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要求,南京市在前期二次改造试点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文件,全面开展主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主要是对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管线、水池、水箱、泵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用新型健康环保的管材替换锈蚀老化的铸铁管、镀锌管等落后管材,泵站也实现由人工管理向自动化运行转变,从而实现供水企业直管到户。由于二次供水设备本身选用了优质材料,加上供水设备为全封闭作业,水与空气不直接接触,异物和杂质便不能进入管网,从而解决了传统供水水池、水箱容易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南京市专门成立了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水务、建委、财政、规划、城管、卫生、南京城建集团、南京水务集团等多部门单位协同参与、合力推进。市水务局组建7个工作组,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牵头协调推进改造工作。各区分管区长督办工程进度,协调重点难点问题。在缺乏上位法规政策支撑的情况下,各部门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二次供水改造的“南京模式”。2016年,住建部对南京二次供水改造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广泛推广。

  南京很多老旧小区的供水设施当初建设时就缺少规范和标准,不少地方后期维护管理不力,给二次供水改造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根据南京市政府要求,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2015年“开好头”、2016年“干大头”、2017年“啃骨头”,截至去年底,共完成628处改造任务,超额完成56处,主城区受益用户达20万户。

  结合二次供水标准化改造,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权随之移交给供水企业,实现计量到户、抄表到户、管水到户,全面提升了供水水质,解决了居民小区“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目前,南京新五区及江北新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正在全力推进,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成。

  强化水源地保护,净化“生命之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清方能流净,水源地是城市供水的命脉,是生命之泉。

  多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强化工作力度,建章立制。先后出台《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南京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建设规划方案》等文件,为供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并严格施行。

  去年,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又颁发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水源地管理保护责任,规范水源地跨区域联防联治、经费投入、管护机构设置、日常巡查巡视、监测与信息发布等长效管护措施。

  从2011年开始,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运行可靠、监控到位”的标准,该市采取隔离防护系统、监测监控系统、水源涵养和湿地水生植物修复、警示标识等一系列工程措施,不断加强水源地达标建设,先后有夹江、燕子矶、八卦洲(左汊)上坝、江浦—浦口、固城湖、子汇洲、中山水库、方便水库8个水源地通过省级验收,确保供水水量、水质双双达标。已经完成长江夹江水源地宝船厂主厂房拆除和移船工作,城南水厂取水口迁移和长江浦口水源地中浦口水厂取水泵房与管线迁建工程也已全部完成。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南京市已基本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保护区的“划”“立”任务。所有水源地均已划定了保护区,今年5月最新制作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矢量边界图已经上报给省环保厅。在设立保护区标志方面,水源地保护区界碑、交通警示牌等标志牌设置工作也已按照达标建设要求全面完成。

  水源地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优化水环境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几年前,南京市就建立了水源地保护联动机制,由环保、水务、海事、水上公安等部门组成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统一协调、信息共享、各司其职、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定期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全方位、全天候监测水源地保护区的水质和水文情况。

  加快推进应急水源建设,强化供水安全管理

  “进一步巩固每天15万吨的应急反供水能力,并保证供到主城区内。一旦长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出现污染,溧水和高淳都可以向主城反供清水,为主城居民提供应急生活用水。为持续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应急水源地建设已成为2018年一项重点工作。”张孝科局长说。

  近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应急水源地建设,严格按照要求向前推进。近期,主城区应急供水工程以中山、方便水库和固城湖为应急备用水源,利用已经建成的“引江入淳”“引江入溧”工程设施,已经具备了向主城区应急反供清水每天15万吨的能力,可以保障主城应急条件下最基本的用水需求。绿水湾应急水源地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建设方案已经初步确定,项目招标、咨询勘测、设计等文件编制工作同步推进,防洪评价报告已经上报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待批。绿水湾水源地将按照常备应急水量340万吨设计建设,大大提高应急供水能力。高淳、溧水两区已实现双水源供水,其中溧水具备方便水库、中山水库和长江水源互为备用,高淳具备固城湖、长江水源互为备用,江宁区则已经确定长江新济洲应急水源选址方案,六合区正在进行选址方案对比。

  供水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多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城市供水安全,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供水安全制度,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供水安全保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供水主管部门以高度责任感督促供水企业建立自查自评机制,提升综合管理及综合保障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工艺标准、设备运行、水质检测、管线巡查、安保反恐等环节高标准落实。定期组织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供水系统应急演练等。落实严格的巡检制度,各供水企业普遍建立了SCADA管网运行调度系统、GIS系统、管线巡查制度等。

  加强水源地巡查和实时监测,市、区两级供水主管部门定期督查,各水厂则安排专人每日例行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原水监测预警能力,南京市环保局对全市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旬、月常规及全指标监测,在线监控设施实时监测水温、DO(溶解氧)、PH值、氨氮、高锰酸盐指数、TOC、COD等8项原水水质数据,在长江夹江水源地上游设置了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自动站,确保掌控实时数据。

  树立服务理念,把清泉和满意一起送到千万家

  9月28日,家住南京莫愁湖街道兆园的冯广奇老人致电市民热线12345,反映他家二楼平台水管漏水问题(12345工单号DH180928)。接到工单之后,南京水务集团值班人员当晚就和住户取得联系,并与住户约好在10月2日上门进行了处理。

  “真的非常感谢他们——不仅重新挖了很长的沟埋置新管道,还把原来管道旁边的淤泥帮助清理掉。因为新挖了沟,施工人员不光把路面复原好,还把多出的土用塑料袋装好带走,帮助把上百平方米平台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用带来的刷子刷干净。”70岁的冯广奇话语间充满了真诚和感动,“我见过很多工程队施工的,这样细心热心的不多见,真的非常满意。我要给水务工作人员一个好评。”

  据南京水务集团生产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南京市水务服务热线“96055”24小时全天候开通,微信公众号、网上营业厅和“12345”市政务热线等也成了与用户及时沟通、做好服务的桥梁,切切实实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期间,7天假日中客服热线共接听服务电话4568个,下发工单1339件;供水管线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共完成全市各类维修891处。“让用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把清水和满意一起送到千家万户是我们的荣耀。”这位负责人说。

  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96055”客户服务热线共接听电话75万次,下达有效工单11.02万件;接收“12345”热线工单1.18万件,年终评比总分为966.34分,在全市31家企事业单位中排名第二,展现了南京水务优质服务形象。此外,南京水务还组织窗口单位700余名一线职工开展星级服务培训,深化品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

 

来源:2018年10月18日新华日报7版